教育部:不准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 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
今年的6月将是一个特殊的毕业季,随着众多高效学子走出校园踏入社会,就业是他们碰到的第一个难关,尤其今年是首次毕业生规模突破1000万人次,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全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,就业竞争显得十分激烈。近日,教育部召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会,会议要求就业越难各地各高校更要克服疫情影响,开拓更多就业渠道,努力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完成就业,严格落实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,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、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。
对于应届毕业生,开通了核验渠道,毕业生可以通过登录学信网或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对本人的毕业工作走向核实和反馈,如果发现异常问题,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一一核实,严查责任并问责。
今年被称为最难就业的一年,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考量上就更要思路明确,不要盲目从众,选择行业、区域集中容易造成竞争激烈的场景。职业规划应从进校就开始思量,再结合毕业时的情况综合分析发展规划,围绕职业发展目标长期准备,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此外,毕业生在面试时,切忌一味包装自己,用人单位更多在意的是求职者的职业能力与素养,找到好工作是自身能力的体现,换
教育部:中小学竞赛活动的8个不得 要做到零收费 3月15日,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新的《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》表示,任何学校、家长以及学生遵循自愿参见竞赛活动的原则,不能强制要求。
竞赛活动是学生时代必然会讨论的话题,以前的竞赛主要是写作、奥数、英语等方面的竞赛。而现在随着各学科的不断发展,不止是物理、生物等副科会举行竞赛活动,就连体育、美术等拓展类学科也积极地筹办竞赛活动。
但有时学生参加竞赛,并不是自愿,而是在家长或学校的逼迫下报名。然而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下,无论哪方都必须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,不可强制要求。同时近几年来,竞赛活动也屡次被爆出额外收取费用,以此盈利的现象,甚至有些竞赛存在走后门的恶性竞争。
此次发布的管理办法,要求竞赛活动的组织举办要做到“八个不得”:
1、不得以营利为目的,要主张举办公益竞赛;
2、不得将工作委托给第三方;
3、任何单位、组织及个人不得向学生、学校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,做到“零收费”
4、不得指定参与竞赛活动时的交通、酒店、餐厅等配套服务;
5、不得对参加竞赛的学生举行培训、游学、冬令营、夏令营等活动,额外收取其他费用;
6、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资料、书籍、辅助工具、器材、材料等商品;
7、不得面向参赛的学生、家长或老师开展培训;八是不得。